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2025年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滨河新区街道纪工委聚焦民生痛点,以精准监督推动问题解决。针对日常排查中发现水磨河村部分区域路灯不亮、影响群众夜间出行安全的问题,纪工委迅速响应、全程督办,不仅推动故障照明设施及时修复,更建立常态化维护机制,将“群众呼声”转化为“民生实效”,用一盏盏亮起来的路灯,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,践行“人民至上”的服务理念。
精准监督,揪出民生“烦心事”。纪工委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,水磨河村部分主干道、广场及学校周边区域多盏路灯长期“失明”,夜间照明严重不足。村民夜间出行需靠手电、手机照明,老人、学生及晚归务工人员面临磕碰、交通安全等多重隐患。纪工委随即将该问题作为民生领域重点督办事项上报党工委,推动成立专项排查小组,深入排查确定问题根源为线路老化、设备故障及灯杆损坏所致。
高效督办,推动问题“立行改”。为避免“多头管、无人担”,纪工委全程跟踪督办,推动街道召开专项协调会,督促街道项目办、市政环卫站、水磨河村等明确分工、划定“责任田”、协同整改。通过更换老化线路、维修配电箱、加固灯杆、更新灯具、升级智能控制系统等措施,仅用一周就完成全部修复并验收通电,周边照明和安全环境得到显著提升。
建章立制,守住民生“长效光”。为防止问题反弹,纪工委推动建立常态化维护机制。明确水磨河村委会专人负责,每周至少1次夜间巡查辖区路灯,做到“问题早发现”;街道市政环卫站联合辖区新村供电所每月开展1次公共照明设施专业检修,实现“隐患早排除”。以水磨河村路灯修复为契机,纪工委督促街道其他村、社区全面排查背街小巷、老旧小区公共照明及基础设施问题,累计修复王家沟村、红柳林村、骆驼场村170余盏损坏路灯,消除一批类似安全隐患。
下一步,滨河新区街道纪工委将持续以“小切口”解决“大民生”,把公共设施维护纳入村、社区日常监督与考核体系,压实主体责任。同时,紧盯群众反映的出行、居住、服务等领域痛点问题,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,推动基层治理更精细、民生服务更贴心,切实把监督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获得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