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:
中共神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
首页> 第一头条> 正文
纪法小课 | 不收现金,就真的安全吗?
   来源:
   作者:
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7-12

  海淀区原图书馆馆长赖双平喜欢收现金,某公司在赖双平的帮助下顺利拿下一个项目后,一次就付给赖双平好处费40万元现金。

  在行受贿双方的“礼尚往来”中,现金最常“出镜”。不过除了现金之外,违纪违法党员干部还喜欢收什么东西?

  购物卡、礼品卡、健身卡等。不少党员干部认为收卡不是收钱,就心安理得、放松警惕。宁波市镇海区新城管委会原招商科科长黄伟从不收现金,“独爱”购物卡。他觉得不收现金就不是受贿,而收礼品礼卡则可以解释为“礼尚往来”。黄伟在为某中介公司老板在项目引入、招商政策制定、补贴奖励发放审核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后,一分现金没收,却实际索取、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50.5万元。

  茶叶。一枚叶芽值千金,清香的茶叶也会遭权力沾染。去年底,云南通报10起违规公款购买茶叶等谋取私利典型问题:有的单位用66.6万元公款采购2000盒礼品茶用于送礼;有的国企董事长利用职务之便,将公款购买的普洱茶饼占为己有。茶叶作为一种日常饮品,似乎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。

  烟酒。烟酒常常助力基层“微腐败”。成都市某区规建局安监站站长董某收受某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送的1条香烟,折合约1000元;江西省莲花县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的三位中队长,逢年过节收受司机和老板送的购物卡、名烟名酒,仅香烟就收了近200条。烟酒也可能产生“巨腐败”——齐齐哈尔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夏继明喜欢喝酒,有个库房专门存酒,仅各类名酒就达40余箱,绝大多数是向他人索要。

  名贵特产特殊资源。冬虫夏草、珍稀药材、昆仑玉、紫檀木,这些特殊资源披着“土特产”的外衣,却有着不折不扣的高价值。广东省佛山市平东村是全球最大的玉石集散地之一,为了巴结该村原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梁锡棋,玉石老板们给他“半卖半送”了许多名贵的翡翠项链、手镯,“成功”把梁锡棋“拉下马”。

  金融产品。有人替老板办事,老板赠送“干股”作为酬谢;有人收受非上市公司的原始股,待公司挂牌交易后,将股票套现,获利颇丰……有价证券、股权、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,也是商人老板常用来拉拢党员干部的工具。

  “看不见”的礼物。比如财产性利益,像房屋装修、债务免除、会员服务、旅游等。去年落马的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原党组书记、厅长石国祥,曾向私营企业主借款并接受免费房屋装修。。